清代古钱币鉴定

  • 图片0
  • 图片1
  • 图片2
  • 图片3
  • 图片4
  • 图片5
1/6
新浪微博
QQ空间
豆瓣网
百度新首页
取消

如战国时期,由半钎布演变而来的方足、尖足小布的大量涌现,即与当时社会体制的变革、平民的壮大、商品贸易的激增有关。
秦半两钱
汉初半两钱的减重,则与秦汉之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度破坏有关。又如唐末、五代之际,战事频繁,民不聊生,各藩镇之间进行了连续20多年的战争,铸钱业已基本停止,故五代初期钱币数量极少,后梁的开平铜钱目前所见者基本上都是伪品。
古钱币收藏
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,由于节用恤物,连年丰收,经济开始好转,铸钱业(指中原地区)也逐渐恢复。当时所铸的天成元宝,虽数量不多,但厚肉大样,比较规矩。后周世宗柴荣取寺观铜铸钱,解决了铜材不足问题,所以,周元通宝的数量及精美程度均居五代。

秦期钱币
中国书法史上,秦统一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。春秋战国时期,布币、刀币、贝币和圜钱上的钱文均属于大篆。这一时期,文字没有统一,同一文字在各地有不同的写法。正因为如此,当时铸钱工匠造范时并不刻意追求文字的工整,钱文雄浑而质朴。
秦统一前期钱币书法
战国后期圜钱的一种,因铸于秦地,已现圆形方孔钱之原型,面有四曲文“╬”。犹值得玩味的是“文信”二字,《史记吕不韦列传》:“庄襄王元年,以吕不韦为丞相,封为文信侯,食河南洛阳十万户。”1955年河南洛阳出土一块文信钱石范,故泉界观点认为此钱即为吕氏所铸,钱径24.3mm,厚约2.3mm

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(公元553年)铸,青铜制。常平五铢”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,铸造非常精良,文字流畅优美、版式划一,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、笔画圆润。“平”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,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,是中国钱币历史上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。又因此钱名为“常平”,有“平安常在”之意,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,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符使用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铸币数量少,质量低劣,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低谷。但是,其中也有例外,北周铸行的“布泉”、“五行大布”、“永通万国”三种铜钱,钱文隽美,制造精良,称为“北周三品”。“北周三品”钱文采用玉箸篆书体,文字丰满圆润,端庄匀称,笔划如筋似骨,竖笔如柱。
唐代时期钱币
唐代珍,钱文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,字口多见漫漶不清者。因铸而未行,故传世绝少,至今仍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。存世约十数枚。

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,铸造发行了、崇宁、大观、政和、宣和六种年号钱,以及“圣宋”一种国号钱。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千种,不少是他亲笔书写的,字体包括隶书、篆书、行书以及徽宗的“瘦金体”。他铸的方孔钱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为精美的钱币之一。因而不少的书法家也收藏他的年号钱。宋徽宗用自己的“瘦金体”亲笔御书了钱文“崇宁通宝”、“大观通宝”和“宣和通宝”,字体端庄秀丽,运笔挺拔俊秀,素有“铁划银勾”之称。
从书法史而言,宋代所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远逊于唐代,但宋代是钱文书法集大成的时期。这个时期的钱文书法、书体、承上启下,备及真、行、草、隶、篆,可谓种类繁多、琳琅满目。以后会立写一个详细介绍北宋钱文版别。
仅就钱文书法艺术方面而言,篆隶真行草瘦金,争奇斗艳,各领风骚。

古钱币值不值钱,要看稀有程度,这就需要我们知晓该古钱的存世量。假若古钱的历史时间短、有地域性局限、发行量小,其价值就较高,就如太平天国起义时所铸“天国通宝”距今才160多年,但它属于试铸币,有人认为其存世量仅25枚,每枚的市场价就高达25万元。
◎具有观赏和增值的币种。文明意蕴和艺术价值在铸币上得到充分体现,例如
至治通宝,该古钱由八思巴文、察合台文、西夏文等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,其文明意蕴就是该古钱的增值点。一些
构思奇异、材质优良、制作精美、文字隽秀的钱币,可能并非“绝品”、“”、“罕品”,甚至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种,也因其文化品位、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很高而备受青睐。
◎原料和形态也不能忽略。古钱的原料是否与其时代相一致,以及看它的原料是不是等,都是鉴定古钱真伪的基础之一。古钱中的金银原料较少,价值要比铜质和铁质古钱高许多,例如唐代银质的开元通宝,市场价值600多元,而铜质不过一元钱一枚。另外,还要看古钱的造型,外形是不是美观,就如古钱的相貌美不美一样。
要辨别假古钱,除了要知道真古钱是怎么样的,还要知道伪古钱有哪些,伪古钱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等,才能避免上当受骗。

伪古钱的种类
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伪古钱是以钱谱中较为的,价值昂贵的类别为多。包括:王莽篡汉后更铸的一刀平五千,又称"金错刀";北宋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大观通宝的特大型与折五大观钱;金代的大定通宝大型当十钱;泰和重宝的篆、楷书“当十”大型钱等。
◎伪古钱的基本特征
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差异。了解每个时代、每种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,是识别古钱币的真伪及其价值的基本方法。个体特征有两方面,其一是钱文,这是铸在古钱上的字体;其二是形制,古钱的造型结构、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。如果一枚与其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差得很大的古钱,应引起警惕。
锈与色的差异。有些伪古钱单从文字、形制等很难判断真伪,则可通过鉴定锈与色的方法。年代久远的古钱,表面常有氧化层,即铜锈,一般铜锈呈绿色,但入土后再出土的古钱,就需要从时间、地理、气候条件、铜质本身成分等来区分氧化程度。入土年份越久,锈积越厚,甚至板结,形成小粒、小块状的突起,异常坚硬,称为“硬绿”。若是地质偏酸性的,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一些。北方雨水少,铜锈坚结;南方潮湿,氧化层松,多呈蓝、绿二色。若处于偏热地带,铜锈呈红紫色,还有带黑色或灰白色的,更有铜锈中有点状和片状的,水银般的光泽,俗称“水银古”。总之,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会产生形形色色的铜锈,需要区别不同情况,具体分析

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为你提供的“清代古钱币鉴定”详细介绍
在线留言

*详情

*联系

*手机

推荐信息

纪念收藏品>钱币收藏品>清代古钱币鉴
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;交易汇款需谨慎,请注意调查核实。
触屏版 电脑版
@2009-2024 京ICP证100626